巧手来扎染!“土法染布”走进东中校园,从“布”上生花感受非遗魅力
掌上梅州讯 “同学们,土法染布天然染是巧手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及矿物中提取染料为织物染色的扎染走进AG超玩会入口工艺,它的东中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27日下午,校园梅江区非遗保护中心联合梅州鼎和社工走进东山中学,从布以非遗文化进校园的上生受非活动形式,向初一及高一年级部分学生讲解了梅江区非遗项目“植物土法染布”的花感历史渊源以及染布技艺的要点,并让学生们动手体验染布过程,遗魅与非遗项目“零距离”接触。土法染布
梅江区非遗项目“植物土法染布”技艺走进校园。巧手AG超玩会入口
学生动手捆扎白布准备浸染。扎染走进
课堂上,东中客家服饰技艺植物土法染布项目研究者李海燕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天然染料、校园客家蓝染技艺、从布染布类型等知识点。随后,她在现场给学生们示范了染布中所运用到的捆扎、打结、夹扎等基础手法。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有条不紊地用棉布和蓝靛草制成的天然染料,进行扎布、浸染、漂洗、晾晒等工序,体验植物土法染布的魅力。
学生学习了解染布技艺要点。
学生将捆扎好的布料放入天然染料浸染。
学生展示各自染布作品。
“以前只在电视上了解过土法染布,这是我们第一次体验染布,太有趣了!”一堂生动的非遗课程结束后,学生们拿着各自的创意作品,畅所欲言地分享着内心的感悟。据该校初中历史教研组组长何翠萍老师介绍,每周三下午的第二节和第三节课是学校的拓展课时间,学生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社团上课。此次活动是该校第一次邀请专业人士在拓展课上为学生们讲解植物土法染布技艺,接下来学校也将加强与我市各非遗项目传承人联系,在拓展课中引进更多的非遗项目课程,让学生们更直观感受非遗技艺之美,传承非遗文化精神。
文字/视频:梅州日报记者 吴海清
图片:梅州日报记者 林翔
编辑:李舒宇
- ·“不论在哪里,咱们都是中国人!”丘逢甲之孙、香港商经局局长丘应桦接受媒体采访
- ·今天起电子行驶证全面推行!如何申领、授权、使用?一文读懂
- ·这个国际会议全球瞩目!读懂中国,要读懂什么?
- ·最高检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8起特大跨境电诈犯罪案件
- ·梅州籍球员谢文能入围2024中国金球奖候选人前三名名单
- ·在中山横栏,掉入了“世外桃源”#2024中国(中山)花木财富大会
- ·时隔1年 雅安商标受理处受理量达1174件
- ·凝心聚力 后发奋进展实力
- ·多名目的增速全市第一 !梅州高新区(广梅财富园)2024年乐成建成超百亿园区
- ·标签看不懂、内里看不见,真假羽绒服如何识别?
- ·美国批准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3.85亿美元武器 外交部回应
- ·23省份已将医保“家庭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 你知道具体怎么用吗?
- ·梅州地域跨境电商电子保函营业首发
- ·91种新药进医保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发布
- ·古有花木兰,今有“花木栏”#2024中国(中山)花木财富大会
- ·推广良种良法,从化区举行2024年广州市农业主导种类主推技术现场鉴赏培训会